第一节 地 貌
全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由山地、丘陵、岗地过渡到广阔的滨湖平原。南有雪峰山余脉的插角、九龙、沧山、古城、盘古诸山延伸,重峦迭嶂。西北有武陵山余脉的太阳、白云等山绵亘,山崖峻峭。西、南、北群山起伏,冈峦盘环;东北湖河网结,水陆间错。中部沅水曲形切割,将区境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俗称“前河”、“前乡”,枉、沧二水蜿蜒而下,形成若干冲岔与沿河平地。北部俗称“后河”、“后乡”,澧水绕区东北边境向东流入洞庭湖,中有渐水、冲柳、马家诸河流淌其间,牛屎、白芷、土硝等湖点缀其内。
全区最高点为插角山(又名插角殿),主峰插花岭海拔716.2米;沅水两岸、澧水之西地势低平,海拔30米左右。全区地势高差686.2米,比降率为1.5%。
第二节 气 候
一、四季特征
全境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内,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兼有湿润的滨湖气候。具有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的特征。
春季自3月下旬开始,约60天。气温10.9℃~22.2℃,冷暖空气交替活跃,气温多变,阴雨天多,寒潮频繁,时有冰雹、大风。
夏季自5月下旬开始,约120天。气温23℃~28.9℃,日照强,蒸发大,降水多而集中,是洪涝多发期。夏末雨水较少,干旱时有发生。
秋季自9月中旬开始,约65天。气温12.1℃~23.9℃,降温快,日热夜凉。早期雨量少,时有秋旱;后期“一场秋雨一次寒,连绵秋雨入寒秋”。
冬季自11月下旬开始,约120天。气温12℃~5.13℃,低温少雨,前冬干旱,后冬多雨、雪、冰、霜。
二、温度
近年来,全区气温逐渐变暖。1988~2003年平均气温17.38℃,较1951~1980年平均气温16.7℃高0.68℃。1月最冷,月均气温5.13℃。7月最热,月均气温28.9℃。最低气温为零下4.3度,出现于1990年1月23日。最高气温为39.3℃,出现于1989年7月22日和1995年7月23日。2003年8月1~2日,平均气温达34℃,极端最高气温39.5℃。地域不同气温稍有差异,黄土店、港二口等山区冬暖夏凉,牛鼻滩、蒿子港等湖平区夏热冬冷。
三、日照
鼎城区地处中纬度,日照时间长。1988~2003年的16年间,年均日照数为1708.8小时,日照率为38%;日照时数最多的2002年为2137.9小时,最少的1999年为1416.4小时。16年内各月日照时数,7月最多,平均230.1小时,1988年7月达304.7小时;2月最少,平均67.3小时,1992年2月仅28.3小时。
四、降雨
1988~2003年,年均降雨为1397.6毫米。最多的1998年为1803.2毫米,最少的1996年1109.0毫米。蒿子港、牛鼻滩一带年均降雨量1271.5毫米,黄土店、港二口一带年均降雨量1868.9毫米,太阳山、大龙站一带年均降雨量1190毫米。降雨量集中于春夏两季,春季约占30%,夏季约占40%,秋季约占20%,冬季约占10%。4~9月汛期,雨量占70%以上,其中4~6月为雨季,占全年雨量的45%。
五、风向
鼎城区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以偏北风为主,频率为20%左右;夏季盛吹西南风,频率为20%;春秋两季为季风转换季节,偏南风开始增多,仍以偏北风为主。秋季,澧水沿岸以北风为主,沅水流域以偏北风为主。
历年平均风速为2.1米每秒,湖区大于丘陵区;3~4月风速最大,平均风速为2.2~2.3米每秒;12月风速最小,平均风速为1.9米每秒。
六、霜雪
素有农谚:“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初霜日出现在11月下旬,终霜期为次年3月上旬,霜期90天左右,无霜期275天左右。初霜期湖区比丘陵、岗地早5~7天,终霜期湖区比丘陵、岗地早7~10天。初雪日为12月上旬,终雪日为次年3月上、中旬。近年来,全区处于暖冬期,降雪次数少,雪量少,雪日5~10天,积雪厚度5~10毫米。2003年2月11日夜,降雪25毫米,丘陵、岗地深达30毫米。
七、灾害性气候
旱灾 1998~2003年发生旱灾12次。1988年5~8月遭遇百日大旱,沅、澧两水为冬枯水位,176座小型水库有91座干涸,万口堰塘枯竭,沧水断流,38万亩农田开坼,10万亩农田过白。1992年6月干旱,580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困难。2001年7月15日至9月17日,降雨仅47.3毫米。1996年9月1~30日,降雨仅16.4毫米。2003年7月中旬后,高温少雨,1870多口堰塘干涸,10万亩农田受旱,逾千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困难。
涝灾 1988~2003年发生涝灾7次。1988年8月,连降暴雨,八官崇孝垸冲柳河水位高达36.62米,超危险水位0.12米。9月4日上午10点40分,郑家湾堤段决口,淹没稻田及其它农作物面积共11.4万亩,倒塌房屋8200间,灾民42437人。直接经济损失5800多万元。
1996年7月,连降暴雨,山洪暴发。7月15日,南石昏水位高达42.49米,超1954年最高水位2.8米。善卷垸有12.2公里大堤洪水漫过堤顶,最深处1.5米。区直机关干部与防汛民工一道昼夜死守,保住了大堤。同月15~16日,斗姆湖镇的南阳子垸、八官崇孝垸的毛坪、大尾洲、梅家切等小垸漫溃或破堤行洪。淹没9458亩。湖区其它各垸因洪水不能外排而大面积受灾,仅农作物绝收面积就达10万亩以上。
1998年6~8月,高洪持续50多天。仅6月22~29日,就有南阳、肖家湖、张家堆、团坪、大砖、百家湖等6个堤垸相继漫溃。杨李、蚂蝗溶两垸被迫蓄洪。以上共淹没农田、鱼池10500余亩。直接经济损失1480余万元。
1999年4月,降水447.5毫米,其中24日降雨251.1毫米。
低温寒潮 寒潮平均每年出现15次,日气温≤4℃的年均6~7次,最多10次,11月至次年3月居多。“倒春寒”的机率为35%,3年一遇,出现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5月上旬平均气温低于15℃,10%左右年份出现连续3天阴雨天气;5月中旬≤20℃,连续3天阴雨天气机率35.7%。“九月寒露风”出现日期为9月23~26日,最晚出现在10月3日。
风灾 一般出现在3、4、8月。1992年4月20日23时40分左右,中河口、蒿子港、十美堂、黄珠洲、黑山嘴、冲天湖、断港头、白鹤山等乡镇刮10级以上龙卷风,伴有冰雹、雷雨。2002年4月3日10时30分左右,蒿子港镇、十美堂镇、黄珠洲乡一带刮10~11级龙卷风。十美堂镇7000亩油菜失收,倒塌房屋250余栋;互助、胜利两村电力中断,死1人,伤8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雹灾 集中在3~4月。1992年4月20日晚,蒿子港镇、十美堂镇、断港头乡、冲天湖乡一带降雹10多分钟,农作物损失严重。
雷击 发生在3~9月,4、5、7、8四个月较频繁。1992年2月,出现雷暴15次,属例外。严重地区有康家吉、长茅岭、周家店等乡镇。1995年5月14日15时左右,周家店镇九岭村12组丁开先母女雷击身亡。1998年,全区6人雷击身亡,25台变压器被毁,直接经济损失4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