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史建置
鼎城区在历史上有过临沅县、监沅县、索县、汉寿县、吴寿县、沅南县、武陵县、常德县等名称,先后隶属于黔中郡、武陵郡、义陵郡、建平郡、武州、沅州、嵩州、朗州、武贞军、永顺军、武顺军、武平军、鼎州、常德军、常德路、常德府、武陵道、常德专署、常德市等县以上行政机构。
秦始皇年间(前221~210),分天下为36郡,常德属黔中郡。在黔中郡内置临沅县,为置县之始。
汉高祖五年(前202),在临沅县东分置索县。
新莽元年(公元9年),临沅县改称监沅县。
东汉建武六年(30),监沅县复称临沅县。建武二十六年(50),在临沅县南分置沅南县。阳嘉三年(134),索县改称汉寿县。
吴赤乌十一年(248),改汉寿县为吴寿县。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吴寿县复称汉寿县。
隋开皇三年(583),并临沅、沅南、汉寿三县为武陵县。此为武陵名县之始。
清宣统三年(1911)十月,裁县留府,县境由常德府直辖。
民国2年(1913)十月裁府复县,原武陵县改称常德县。常德县名自此而始。县境隶属湖南省武陵道管辖。
1988年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1988)18号函精神,颁发湘政函(1988)22号文件,将常德县改称常德市鼎城区。同年6月9日,常德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常德县改为常德市鼎城区后国家机关更名的决议》。县改区到此完成。
第二节 历史区(县)域
鼎城区位于湖南省北部,洞庭湖西滨,沅水尾闾。地处东经111°27’~112°11’,北纬28°35’~29°23’。东接汉寿县;南连桃江、安化县;西邻桃源县;北抵临澧县、津市市;东北隔澧水望安乡;常德市治及常德市武陵区与鼎城区治武陵镇毗连,将鼎城区境分为南北两块。
西汉初,临沅、索县两县境域,东、南抵长沙国益阳县(今益阳、桃江、安化),西接零阳县(今慈利、石门、澧县、临澧等地),西南毗邻沅陵县,北括洞庭湖抵孱陵县(今湖北公安与湖南南县、华容、岳阳、安乡等地)。此后,境域渐次缩小。
吴赤乌十一年(248),析出龙阳县(今汉寿县)。
宋乾德元年(936),析出桃源县。
清光绪二十年(1894),划出等伴洲、复盆洲以东之地归南州厅(今南县)。
民国35年(1946),划出仁道乡的潘家河、大溪口、曾家坡归桃源县。
1949年8月5日,县城启明、沅安、长庚3镇及近郊析置原常德市(今武陵区,下同)。至1981年,常德县先后6次析出70.71平方公里归原常德市管辖。期间,1959年3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原常德市划归常德县领导,其市级体制不变。1961年7月,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将划给常德县领导的原常德市改由常德专署直接领导。
1955年7月,划出陈家嘴镇及成城垸的洪福、常福、连城、沈家沟、竹山坡、门板洲等6乡的18904人,64149亩耕地归安乡县。同时划出周家店区的高家小垸163人,433亩耕地归澧县(今属津市市)。同年9月,划出毛家滩镇和毛家滩区的清平庵、新桥嘴、中牛桥、聂家桥、丕家溶、太子庵、施粥坪、连山巷、花园坪等10个乡镇及雷轰山、官桥坪、云车山、丁家桥四乡的部分地域27860人,62577亩耕地归汉寿县。1956年2月,划出白马湖乡的张家台、郭家、皂果、同兴等四村和新陂桥乡的卧龙山、肖家岗两村及停车场乡的菜码头、太平、梁王庙、花船庙、舒家河等五村共7654人,10406亩耕地归原常德市。1960年划出东郊公社的先锋、火箭两个大队8827人,18721亩耕地归原常德市。1972年7月,划出东江公社和石门桥公社的龙甲山大队、河氵伏公社的岩坪大队、芦山公社的芦荻山大队第九、十、十四生产队归原常德市。1981年,划出河氵伏公社的聚宝大队归原常德市。
1992年7月,划出石门桥镇的樟木桥、何家坪、茶叶岗、檀树坪、龙潭庵、皮家冲、株木山、益阳冲及康家吉乡的七星庵、枫树岗、斗姆湖镇的二里岗等11个村,27个村民小组共17787人,17712亩耕地归武陵区德山乡。
1994年5月,划出南坪岗乡的戴家岗村、七里桥村及泉水桥村的第八、九、十组共3227人,4982.8亩耕地归柳叶湖旅游度假区。
1995年9月,划出河氵伏乡、南坪岗乡、丹洲乡、河氵伏镇、芦荻山乡共167.2平方公里,10.9037万亩耕地,10.1775万人归武陵区。同时,区渔业总场的16.93平方公里水域划归柳叶湖旅游度假区。
划入区境的有:1950年4月,汉寿县的黄珠、秧田、邓家窖、杨家台4乡归常德县管辖。1981年4月,常德市护城公社的常沅、红色两个大队及南站居委会归常德县管辖。
2003年,鼎城区境东临汉寿县,界线长131.8公里;南抵桃江、安化县,界线长47.18公里;西北接临澧县,界线长39.38公里;北连津市市,界线长49.49公里;东北隔澧水望安乡县,界线长35.3公里;常德市委、市政府及直属机关和常德市武陵区位于区境中心,界线长137.17公里。全区东西宽69公里,南北长85公里,总面积2451平方公里。
第三节 历史区(县) 治
索县城 俗名崆城,又名汉寿城。在区治东北30公里韩公渡镇城址村。清《同治武陵县志.城池》载:“汉寿城,县东北六十里。本汉索县城。武陵郡治焉。汉顺帝更名汉寿,移荆州刺史治于此。悉为居民田业。遗址尚存。”汉高祖五年(前202)至隋开皇三年(583)的785年间,为索县(又名汉寿、吴寿县)县治。西汉为武陵郡治。东汉阳嘉三年(134),移荆州刺史部治于此。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两省及临近两湖的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边缘地区。唐宪宗元和元年至十年(805~815),正是刘禹锡任朗州司马10年期间,该城已是残垣断壁,荒草萋迷。他登临此城,无限感慨,写下《汉寿城春望》一首:“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惊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1983年,该遗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沅南城 又名司马错城,在区治西南35公里长茅岭乡古城山。清《康熙常德府志•建置志》载:“沅南故城,在(武陵)县西南七十里古城山。后汉置。”又说:“司马错城,县西南七十里。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8)使错(司马错)伐陇西兵,因蜀攻楚筑此城。马援尝修。扼武溪咽喉。”建武二十六年(50)析临沅县以南(沅水南岸)及今桃源县西部一带新置沅南县,此后至隋开皇三年(583)的533年间,一直为沅南县治。该城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古城毁坏严重,现只残存200余米长的城垣,宽约20米,高约1米左右,皆为黄粘土夯筑而成。
张若城 在今常德城内。清《同治武陵县志》载:“张若城在县东,秦昭王三十年(前285),蜀守若(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其时筑此城。”又说:“(武陵)县城附府,滨沅水之阴,即秦张若城遗址”。秦至隋开皇二年(582)的803年间为临沅县治。隋开皇三年并临沅、沅南、汉寿三县置武陵县后为武陵县治。民国2年(1913)改称常德县后直至1983年县治南迁之前,其间整整70年一直为常德县治。并先后为郡、州、路、军、府、道、署治所。现为常德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武陵镇 20世纪30年代以前,这里是荒僻的小村落。1931年,湘西北第一条公路—长常公路通车后,才在此地建起一个汽车站。因地处常德城沅江南岸,故名汽车南站。由于公路通车,始在下南门至南站新开了一个木筏渡口。此后慢慢演变成一个小小的集市。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常德县、市分治,成立南站居委会,属原常德市管辖。1981年3月开始建镇。当时,南站居委会的占地面积只有0.5平方公里,居民仅有1100人。1983年11月,中共常德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相继由常德江北城区迁入镇内。自此,该镇正式成为鼎城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