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事求是是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的重要思想路线,在中国,其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是在真正贯彻和发扬实事求是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阻力,对此应该全面的、发展的、实践的理解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充分认识在“实事”“求”“是”过程中主体、客体、连接方式的运作机制,才有助于克服阻力,真正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关键字:实事求是;困难和阻力;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事求是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中央几代领导集体贯彻始终的一条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的“有的放矢”、邓小平的“解放思想”、江泽民的“与时俱进”、胡锦涛的“求真务实”,都是实事求是思想的一脉相承。以上是基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方面的理解,对实事求是进行哲学上的思考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其内涵,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正确方向。
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即是把主体看作是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成长的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世界也是在实践中发展的属人世界,从实践的视角来探析实事求是,开拓了理解和贯彻实事求是的新境界。
第一、“实事”不意味着客观存在的物质——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活动存在的客观存在。实践的唯物主义看来,实事应该包括客体、主体及其连接方式,客体决不是与主体无关的自在之物。马克思曾说过,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他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程度为限。主体具有能动的特性,担负着改造客体的任务,因此也具有客观性。主体、客体都有客观性,同时他们之间的连接方式也有客观性,比如各种工具、手段及运用的方法和程序。
第二、“求”的过程不只是认识过程,它因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结合的过程,知与行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求的过程是以当时的实践为基础,实践是认识的起点,是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另一方面,实践虽是认识的来源,但实践过程总离不开认识的指导,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才能实现客观与主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才能避免两个极端产生直观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党内形成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主张放弃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致使大革命遭到失败。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表现为教条主义,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一举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党在组织上和工作上都遭受到严重损失。因此在求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了解实事,把握住客观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对于自身情况也应充分了解,明白客体对于主体的作用何在及客体如何满足主体的需要,这一过程都离不开人的参与,这一过程不是闭门造车、不是依靠直观和抽象的想象,而是靠人的充分参与。
第三、“是”不只是客体运动变化规律,它应该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因此它是和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同时也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一方面,人们在活动中,不但要正确认识客体运动的客观必然性,达到真理性认识,同时在这一活动中已不可避免的有了人的参与,有了价值性的追求。另一方面,我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社会历史规律往往不如自然规律那样有确定的趋势,因此往往会面对多种可能性,可能性在人的主观的能动的参与下才会变成现实性。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可能性都如繁星密布的星空数不胜数,而现实性则只能是一个,从古至今,人类走过了许多曲折的道路,而并不是走了一条最优化道路,期间充满了血和泪。人类的发展应该不完全是按照既定的现实性方案进行的,也是在无数个可能性的世界中主动或被动的前进,因此要求我们对于可能性要深入思考及充分把握。
二、实事求是的阻力
实事求是虽然是耳熟能详,但是真正实现却是颇不容易,因为在“实事”、“求”、“是”的过程中无不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而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会因为内部、外部等原因,实际结果与实事求是相去甚远。
第一、主体的阻力。主体的人是不断生成和发展的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使他成为实践活动的主导者和承担者,因此主体千差万别的不同就会直接影响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对“实事”把握不准。要么是断章取义、要么以偏概全没有对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其次是认为实事就是实际,根据自己立场或喜好片面裁剪实际,所得内容必定与实事不符,结果就是不是走向本本主义就是走向经验主义。而导致对“实事”的理解有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主体本身。
知识结构封闭。人在实践活动中会积累出自己一套知识结构,并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中得到进一步补充和升华,但是既有的认知结构是封闭的,当遇到新的材料、新的情况和问题时,知识结构不能得到改造或重构,不能与时俱进、自觉更新,势必影响对情况实事求是的判断,而开放的知识结构却是相反,它的内在精神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两者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
思维僵化。思维方式因为与人的世界观、生活经历有密切联系,因此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需要主体自觉更新。僵化的思维会形成某种模式,就会摆脱不了本身的封闭、保守,导致对原有观念的固化、绝对化,对新生事物往往会难以理解或敌视,这也是在实事求是过程中主体遭遇的一大难题。
受利益关系影响。人是社会的人,会受到利益关系的影响,正确的利益观念是保证实事求是的先决条件。个人利益、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不同的环境中会相互交错,必须审慎处理,在发生冲突时应该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尽量使各方利益平衡。
第二、客体的阻力。客体本身不会造成阻力,但是纳入主体视野中的作为认识对象、实践对象的客体有可能会对主体实现实事求是造成阻力。
“实事”无常。这里的常指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性,并不否定它的可认知性和规律性。实事包罗万象并永远处于不断变化中,实事的各个要素及其关系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它们此消彼长、时隐时现,新的实事出现端倪、旧的实事还未消失,实事究竟是什么,实事背后的是究竟是什么,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把握的事。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使党的组织遭受重创,主要原因是对实事的把握不准。
实事与人的关系。实事是独立与人存在,但实际实事的发生与发展无不与人有关,同一实事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说,会有不同的性质,凸显出不同的矛盾,因此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两位销售人员都到非洲去卖鞋,甲说那里的人根本不穿鞋,而乙说这是很好的机会,一定要让非洲人民知道穿鞋的好处。为什么同一个“实事”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人的参与而造成的不同。因此,“实事”并非是远离主体实践的纯粹客观事物,而是侵染了主体性的对象性存在。如果主体只是从自己的目的出发设定“实事”,舍弃“实事”内在丰富的规定性,那只能渐行渐远。
第三、连接方式的阻力。连接方式也会对实现实事求是产生影响,连接方式主要涉及到的是硬件性的各种工具与软件性的各种方法手段,如果工具缺乏或是落后,便不能对对象进行有效观察,同时工具的参与观察势必会对对象产生影响,特别是微观领域。而人们的思维方法更是变化多端,人的理性思维或是非理性思维都会对活动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第四、外部环境的阻力。人们创造社会环境,同时也被社会环境所塑造,外部社会环境对实事求是的实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比较好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氛围会对实事求是有促进的作用,反之,则是推迟或延缓甚至阻碍其实现。
民主、法治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利于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实事求是有可能不利于政权的统治,在这样的环境下,实事求是的主体就很可能受到打击。文化氛围也会对实事求是产生影响,官本位、钱本位、浮躁、虚无的思想都不利于实事求是,对于行政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职业亦非常需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这样整个社会活动才会走向良性循环。
实事求是的实现过程受到主体、客体、连接方式的阻力,可见,实事求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样是经过了实践、认识、实践的曲折过程,是不断克服不利因素的艰难复杂的过程,但是只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内部机制,就能够排除阻力不断前进。
三、实事求是的实现途径
实现实事求是的途径也离不开主体、客体、连接方式、外部环境等综合因素的结合。
第一、正确把握客观性。把握客观性就是做到从实际出发,克服认识客体的阻力,把握住客体的规律性,在此过程中应处理好物与人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尊重事实,而不是遵从主观愿望、个人经验或权威意见。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理论的价值正是为了更好的运用于实际,理论始终是根据有限的经验总结而成,但是实际生活确是无限的、多变的,因此对待具体问题要注重联系新情况,这样解决办法才会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毛泽东曾把这种方法称为“有的放矢”,就是说主观与客观要紧密结合,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
避免主观主义。主观主义作风会严重背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原则,表现在单纯的从本本出发或是单纯的从个人经验出发,导致教条主义或唯意志主义、唯经验主义。所以应该深入了解主观主义的表现形态,尽量避免犯主观主义错误,这样才有利于正确把握事物的客观性。
第二、发扬主体性精神。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应该充分发扬主体性、能动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培养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这需要主体性的人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
提高文化素质。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全面深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更有利于领会实事求是的深刻内涵,才能更好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实事求是。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主体性发挥程度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原则和开放的、创新的思维方式意味着对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博的知识、独立的见解成为发扬主体性精神的首要因素。
重视道德修养。好的道德修养可以自觉抵御各种利益诱惑,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但是如果主体过度重视物质和经济利益,就可能成为拜物教的一员,而一味从个人主义出发,则可能变成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者,成为一个没有责任感和道德感的人。实事求是的践行离不开主体的人,人的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会直接影响个人的判断,并从而影响整个社会风气、氛围,在当今社会,应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牢固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一元为主体指导多元文化的“一元指导多元”的中国信仰新格局。
第三、充分发挥连接方式的作用。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运用科技含量高的硬件研究新的问题,不断改进已有的科技手段,这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次运用最佳的方案、方法、思维方式使活动优化,使主体更加符合客体要求,这里主要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作用。
首先是全面周到。事物都是出于相互联系中的,所以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全局,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事物,避免以偏概全,犯主观臆断的错误,这样做具体工作中才能做到标本兼治;其次是抓住本质。就是要求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能迅速抓住重点,能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样才能有工作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再次是创新的思维方式。主体不断学习到的新的知识文化不能成为固步自封的理由,而是应该融合实际不断创新并为我所用,所以应该警惕模式思维、惯性思维,这样事物的发展才会处于生生不息的状态,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莫不如此。
第四、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个人的实事求是得到顺利实现有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是实现实事求是的重要保证,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法、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只有与客观的外部环境相应,才能有它广阔的舞台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这需要我们积极改革现行政治体制,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健全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使人们能将真话、敢讲真话,在工作和生活中营造出实事求是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阮青. “实事求是难”的文化根源思考[J] .理论研究.2006.第22期.
3、倪志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事求是方法[J] .马克思主义哲学.
4、柏元海.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与实用主义的实用原则的关系辩证[J] .2008年第7期.
5、何强. “实事求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J] .学术交流.2008年第7期.
6、李健森,王强.从本体到历史: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解读[J] .理论研究.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