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听到一首老歌《松花江上》,首先映入脑海的是那国破家亡时、四处颠沛流离的难民,还有那白山黑水间、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抗争。当伴着这个深沉而悲凉的旋律,拨开历史的尘雾,也总会想起那个在松花江的滔天巨浪中奋勇杀敌的东北抗联队伍。在党史教育学习中,也再次重温了这其中谱写了一段不朽传奇的英雄人物——杨靖宇。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于河南确山县一个贫苦家庭,五岁时父亲便离世,全凭叔父支助才有读书的机会。在亲眼目睹现实的不公与旧社会的昏暗后,学生时代的杨靖宇便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积极投身于反帝爱国运动的浪潮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离别妻儿转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从此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了,东北三省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战略要地,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征服这块土地。而杨靖宇所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就像一把尖刀插进了日寇的心脏,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在他的带领下,组织游击作战就达60余次,消灭日伪军1300多人,部队得到了不断发展壮大,所以至今在东北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满天星、数不清,东边道,出英雄;抗日英雄无其数,杨靖宇数第一名”。而这一切则更让日寇如鲠在喉、寝食难安,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1939年冬天,最残酷的战斗打响了,为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率队钻进了深山老林。莽莽林海雪原、沃雪千里,寒气逼人、滴水成冰,战士们却衣衫褴褛,食不果腹。面对数十倍的敌人,杨靖宇部陷于孤军作战的绝境,经过几个月鏖战,部队伤亡越来越大。更可恨的是,队伍中出现了可恶的叛徒,他们领着日伪军将抗日联军重重围困!危急关头,杨靖宇提议主力转移突围,自己则带领一小支部队留下牵制敌人。部下纷纷表示反对。杨靖宇却力排众议,坚决地说道:“主力部队必须马上转移,我是司令,这里我说了算!”就这样,杨靖宇留了下来!他带领战士连续打退了敌人3次进攻。天黑时,主力部队得到安全转移了,而杨靖宇的身边,却只剩下了六十余人。他再次下达命令,要求迅速将伤员进行转移,自己则率领十余个战士留下来进行最后的战斗。被安排转移伤员的干部用恳求的语气哭着喊道:“总司令,你带领伤员先走吧,这边我来断后,东北抗联没了谁都可以,可是不能没有你呀”。杨靖宇却坚决地说道:“不行!你的责任是带好队伍,保护战士,一定要把伤员安全转移出去,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誓死都要把侵略者赶出中国!”战士们满含热泪离开了,而杨靖宇则继续坚守,与大批敌人展开连续的战斗。经过3个昼夜的鏖战,杨靖宇的身边仅剩下了六名战士,他自知寡不敌众,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同志,决定再次分兵,把生的希望留给伤员,让4名伤员往回走,自己仅带两名战士在密林中继续前行。经过几场恶战,已是弹尽粮绝、山穷水尽之时,孤身一人的杨靖宇与600多名追兵继续周旋。在战斗中,杨靖宇左臂负伤,敌人沿着血迹疯狂追击,可依然没能追上杨靖宇。
次日上午,600多名敌军因冻伤、掉队、伤亡,只剩下50多人。这时,敌人发现了杨靖宇,而且就他一个人。几个敌兵壮着胆子追过来,举着枪大喊道:“快投降吧!快投降吧!有你的大官当的!"杨靖宇丝毫不为所动,而是拔出两只手枪,左右开弓,孤身一人打响了人生的最后一场战斗,同敌人血战一个多小时,敌人倒下了一大片。但是最终杨靖宇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中腿部和胸部。一时间,莽莽林海雪原寂静无声......杨靖宇伟岸的身躯倒在了冰冷的濛江大地上,鲜血染红了洁白的雪地......这一年他年仅35岁。
日军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剖开了他的腹部,他们想看看,这个在东北境内神出鬼没、叱诧风云的抗联领导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却让他们震惊了,杨靖宇的胃早已因常年饥饿而变了形,里面尽是些不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上下无不震惊,纷纷脱帽致敬,因为他们不曾想到即便已是穷途末路之时,中国竟有这样威武不屈的人!”。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英雄之魂,山高水长。当我们再次吟唱起这首松花江上,感受着英雄鲜血温润过的这片土地,先烈英魂再次映入眼前。百年屈辱、奋发图强,今日之华夏已绝非当年模样。我想如果先烈们还活着,已是百岁老人,我真想请他们到这个会场来看看,来看看这随处可见的璀璨灯火,来看看这洋溢在每一个中国人脸上自信的笑容,来看看这锦绣河山、风景如画、春光万里;来看看这华夏盛世、凯歌奋进、声震寰宇。
如今,美丽的松花江依然缓缓流动,先烈的英灵却早已魂归故土、长眠雪山。英雄去了,但是人民记得他,祖国记得他,大地记得他。我们,永远记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