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人民法院报》:从“7朵金花讨薪群”到“7朵金花”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11-15 08:22:51 打印 字号: | |

图为在宝安区法院调解室里,“金花”代表与工厂老板达成协议,握手言和。黄少炜 摄


“姐妹们,我收到王老板打过来的500元啦!”


“我也收到啦!”


“一早就收到了!真是太高兴了!”


……


凉风起,气温微降,颜阿姨手机里的“7朵金花讨薪群”却热闹非凡。


今年6月,52岁的颜阿姨经人介绍,到王老板的工厂安装手机零部件。厂里还有6个年纪相仿的女同事。同为女性的她们,工作之余谈天说地,情谊渐深,建了名为“7朵金花”的微信群。


工作没多久,王老板资金周转不灵,开始拖欠工资。街道劳动办多次协调,每人拿到1000元,可之后又没了下文。


一气之下,颜阿姨等人把“7朵金花”群名改成“7朵金花讨薪群”,下定决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很快,案子到了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立案庭。7份起诉材料,原告不同、标的金额不同,但被告一致。立案庭法官遂将这批案件的诉前调解工作交由劳动争议调解员张建群负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宝安区法院推动建立了全市首家区级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并在该中心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室,吸纳社会多元解纷力量,培育出金牌调解员、省级调解能手等一批批优秀调解力量,切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张建群就是优秀调解员之一。


几天过去了,可张建群迟迟联系不上王老板。


“生意人一般不会拒接陌生来电,非工作时间也会比较放松。我晚上再用自己手机试试。”张建群想到。


这回,电话通了。


沟通中,张建群温和的话语、耐心的倾听让王老板慢慢卸下了心防,打开了话匣子。


“我知道我不对,但别人不付我货款,我才没有钱发工资。我现在也去打工赚钱了,每月到手就6000元左右,实在没钱……”王老板沮丧道。


“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辛辛苦苦工作后拿不到工资,你是什么心情?”张建群的一句问话,让王老板陷入沉默。


“今天聊得挺多,我觉得你不是蛮不讲理、欠钱不还的人。一次性还不了,分期还款呢?”


“500元!我每个月每人还500元。再多就拿不出来了,我还得养家糊口。”


“这个方案我们不同意。”颜阿姨态度坚决,“王老板万一又食言咋整?每月才500元,得还到啥时候?”


“我明白大家的担忧!”张建群决定再努力一把,便一个个、一遍遍打电话,耐心细致地帮助她们分析利害得失,引导她们从诉讼成本及时间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不还钱还可以强制执行?您不说我们还真不知道!”


“没想到王老板也去打工了,确实不容易!”


颜阿姨等人决定再信王老板一次。


8月14日,张建群约双方当事人来到宝安区法院调解室,大家面对面,敞开心扉。最终,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


9月28日,第一期款项准时到账,群名“7朵金花讨薪群”再次变回“7朵金花”。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责任编辑:张晨